2021
理论是实践的阶段总结,而实践是理论的动态补充。
01-31
哪有什么天生如此,有的不过是始终坚持。
01-29
模式可以提高效率,但也会制造偏见。
01-16
人总是在识别模式,这是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。
01-16
2020
阻碍或反对其实是一种高强度的强调。
12-31
世俗意义上的美好有三个层级:功能、位置与选择。
12-06
文化是群体对某种生活方式的普遍共识。
12-03
专注于什么,你就获得什么。
11-30
共识就是观念的共同体。
11-28
从学到会的过程就是不断弥补知行间隙的过程。
11-28
重视常识,那常常是塑造共识的起点。
11-09
可观测的事实只是全部事实的冰山一角。
10-30
对于媒体来说,标题就是其是否「好看」的主要标准。
10-22
需求因相信而存在,因事实而加强。
10-13
是稚子弄影,也为影所弄。
10-09
客观其实是一种「共同主观」。
10-02
每个人都基于自己的观念理解自己所接触到的一切。
10-02
「更好」比「好」更好。
10-01
积极的共同经验塑造共识,反之亦然。
10-01
好内容就是要做到「出乎意料之外,又在情理之中。」
09-29
传播的基本切入点只有两个:节点切入和网络切入。
09-21
好的内容是「指月之指」,坏的内容是「蠡测管窥」。
09-17
要贩卖美好,不要贩卖客观,除非客观就是一种美好。
09-02
叙述是一系列结论,而故事是一系列因果。
08-23
云与泥;建筑师与泥瓦匠;知行合一。
08-09
首次达成共识的成本最高,之后逐次递减。
07-25
先脚踏实地,再伸手摸天。
07-25
不得贪胜,不求妙招。
07-23
所有体系或系统本质上只有两种结构,即网络与节点。
07-21
产品的非功能价值由评价决定。
07-18
集中力量,以点破局。
07-12
人总是尝试用自己熟悉的东西去解释不熟悉的东西。
07-12
信息通过某种结构或形式来消除意义的不确定性。
07-01
信息首次传播的效果最好,然后效果递减。
06-26
消费节点与生产节点的稀缺性置换。
06-25
人类的需求本质上都是在寻求美好。
06-25
所有产品本质上都是对内容分发的再构建。
06-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