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不净空,觉无性也。

《老子》 礼厚道薄 第三十八

2020.12.08

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。下德不失德,是以无德。上德无为,而无以为。上仁为之,而无以为。上义为之,而有以为。上礼为之,而莫之应,则攘臂而扔之。故失道而后德,失德而后仁,失仁而后义,失义而后礼。夫礼者,忠信之薄,而乱之首。前识者,道之华,而愚之始。是以大丈夫,处其厚,不居其薄。处其实,不居其华。故去彼取此。

本文作为《老子》的下部,德经的第一篇,又把上部最初的关于“大道废,有仁义”的论断拿出来重新叙述,说的更细致了。

上乘的德根本不在乎什么是有德,只是发乎本心的做本当如是之事,所以叫有德。下乘的德有区分,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,鼓励宣扬做对的事,惩罚阻止做错的事,这其实是无德的。无德之德是什么?先按下不表,看下文。

上乘的德与仁是没有分别心的去助力万事万物的发展,帮完了就完了;但正义不行,做正义的事是为了与不正义的事划分界限,鼓励大家做正确的事,必须要留下痕迹,让所有人都知道;而礼节呢?不仅要宣扬鼓励做,不仅要留下痕迹,还要求别人回礼。为什么?

有道的时候,大家发乎本心的行动,发自自然的发展;当名相出现,道的作用不再直观时,差别被制造出来,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,什么是有德什么是无德;当德都不再为人所遵守,无法达成教化的作用时,只能继续退一步,宣扬仁与义,起码不要损人利己,要友善待人;当仁与义都无法起到作用时,人们不得不强调形式,也就是礼,我朝你微笑你也必须朝我微笑,我向你点头你也必须向我点头,我家出了多少钱你家也必须出多少钱。

渐渐地,形式就成了理所当然的存在,也成了评价一个人品质的最重要的标准——他做了什么而不是他说了什么,因为人都会撒谎。对此,人们还制定了法律辅以强制执行的能力,确保形式这样的底线不会被再此突破。

礼作为底线而存在,是因为仁、义、德与道被名相填满覆盖,人们被明显驱使而对道视而不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