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意忽视词语原本的含义,长期并坚持用错误的方式使用它,最终扭曲它的含义是一种 语境污染 ,或者说文化上的入侵。例如小姐原本是个好词,现在不能这么称呼了,又例如自由原本是个好词,现在也变了味道。
需要警醒的是,这种「含义的变更」不仅可以是一种自然变化,也是可以人为推动的或塑造的。现在已经多少有了这样的苗头。
再举个例子:起初它标榜「客观理性中立」的传播知识,然后你发现它夹带私活,它不客观也不理性也不中立,你否定它,它强调自己依然的「客观理性中立」的,你继续否定它。越来越多的「它」出现,慢慢的,你陷入狂热,以至于似乎忘记了你到底否定的是它还是「客观理性中立」。最后,「客观理性中立」变成了一种蔑称,好像任何宣称自己是「客观理性中立」就等于宣称自己就是「它们」的一份子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