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人夜舞,山栾阻舟雾。 君陌等,千年路。 萍细雨,不相负,谁道婆娑苦。 红泥重,烟波,凝固。
大笑伤门秦夜舞,三番遮幕,可怒? 红袖暖楼阁,亲不顾,只教狂徒侮, 罢了,且负。
青阁暖,玉殒风催烛。 街亭小喧人怒,稚手推缘赴。 浅笑,舒眉,心慕,何故?
要让别人相信某件事,认同某个观点,首次的成本最高,之后逐次递减。
因为人的决策具有路径依赖,首次决策不仅仅是决定某事本身,还包括了建立这样的路径。
扩展开来,要尽可能容易的达成共识,最好的切入点是从已经存在的「路径」入手,用某个别人已经认同的观点作为跳板,更大概率能达成目的。
人对价值的评估不是取决于实际价值,而是取决于其预期的价值。
在不同领域里,「好」与「坏」的边界是有明确标准的,但当好坏的程度离边界越来越远时,标准就会变得越来越模糊;人们通过借鉴他人的评价、历史成绩、过往价格等因素来评估眼前事物的价值。
因此,人们对价值与价格是有心理预期的。
想到又做到的方法:先脚踏实地,再伸手摸天。
如同与别人达成共识要符合「认知节奏」一样,与自己达成共识,达成目标也要符合「认知节奏」。既要明确自己最终的目标是什么,又要将目标拆解为多个近在眼前的「伸手可得或稍跳可得」的步骤。
具体步骤为:
- 完成一次步骤,你就离目标更近一点;
- 以「已完成的步骤带来的结果」为基础,反复执行1;
- 直到目标清晰可见的出现在下一个步骤之内。
不得贪胜是“石佛”李昌镐的名言,也是他的信条。
每手棋,都只追求51%的胜率,不追求精妙的棋招,日拱一卒,不断积累小的优势直至绝对优势。
如同玩股票一样,稳定盈利先要追求「不赔钱」。
所有体系或系统本质上只有两种结构,即网络与节点。
网络代表了广度,节点则代表了深度。
产品的非功能价值由评价决定。要去给没有标准的事确立标准,并让足够多的人认同这个标准。
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群体,持续的达成并积累某种「价值共识」。这种共识凝聚在某个「标识」上,称为品牌。
得到这种「价值共识」以后,便可以挟有共识的群体去说服无共识的群体。使他们相信:这个品牌就是有这么多价值。
在不同领域里,「好」与「坏」的边界是有明确标准的,但当好坏的程度离边界越来越远时,标准就会变得越来越模糊。
换言之,群体性的,在不同领域内,形成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共识,比较容易;随着好或坏的程度逐步加深,例如很/非常/极端的好,很/非常/极端的坏,在同样极好或同样极坏的两个个体之间,区分高下会变得越来越困难,越来越难以形成共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