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不净空,觉无性也。

有的人说1+1=2,有的人说3-1=2,有的人说2+1-1=2,也有的人说2=2。他们都对,也都不全对。

有的人说 1+1=2,有的人说 3-1=2,有的人说 2+1-1=2,也有的人说 2=2。他们都对,也都不全对。

「美好的存在」被人所追逐,不是因为「存在」,是因为「美好」。

「美好的存在」被人所追逐,不是因为「存在」,是因为「美好」。存在只是载体,它的 价值在于它能致使美好发生 。消费者购买钻孔机不是为了钻孔机,而是为了钻孔;某个新闻/事件/文案被广泛转发,不是出于这个新闻/事件/文案本身,而是出于转发者如何看待这件事。

一切合作都建立在「利他」的基础上,利他就是利己,利己终将导向利他。

一切合作都建立在「利他」的基础上,利他就是利己,利己终将导向利他。自私与无私并非永恒的对立,实际上他们经常互相转化。

任何行业,任何职业,任何人,其价值都可以以「他为其他人带来的价值」所度量。听起来这个标准似乎贬低了个人性,否定了主观意志,似乎带有某种强制性的去要求个体为群体付出——我并无此意。

理性是一种极度稀缺的消耗品。

理性是一种极度稀缺的消耗品。每个人的理性都是有限的,但程度不同。因此,某种意义上说,思考是一种奢侈。很多的不怀好意,其有效性都是建立在耗尽目标理性的基础上的。例如传销、PUA、某些野路子的营销等。

局部优势的累加并不总是意味着全局优势,反之亦然。

局部优势的累加并不总是意味着全局优势,反之亦然。因为局部优势有时并不来自于人类的智慧——有时是集体的愚蠢。

每时每刻,做最好的即兴表演。

每时每刻,做最好的即兴表演。

高效的节点会逐步替代相对低效的节点,高效的网络会逐步替代相对低效的网络。

高效的节点会逐步替代相对低效的节点,高效的网络会逐步替代相对低效的网络。例如微博中,大V的声音总是远远盖过普通用户;大型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力远远盖过中小企业;全球贸易分工体系中,大国的声音总是远远盖过小国;传统行业必须要拥抱互联网,拥抱信息化等等。

节点可以被视为网络,网络也可以被视为节点,这取决于它和什么进行比较。

节点可以被视为网络,网络也可以被视为节点,这取决于它和什么进行比较。任意网络在和更大的网络进行比较时,它是更大网络中的一个节点。反之,将任意节点拆开,其内部也必然存在一个或多个网络。

某个角度来说,人类文明的发展实际上是「网络构建方式」的发展。

某个角度来说,人类文明的发展实际上是「网络构建方式」的发展。更好的网络形成更好的组织、更高效的传播、更快速的融合,进而形成新的更好的网络,周而复始。

网络的传播效率取决于网络中每个节点的连接密度与通讯频率。

网络的传播效率取决于网络中每个节点的连接密度与通讯频率。 交通网(陆运与海运)、通信网、互联网,乃至未来的物联网皆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