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不净空,觉无性也。

《老子》 绝圣弃智 第十九

2020.11.17

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此三者,以为文不足,故令有所属。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,绝学无忧。

语言是有名的,是要区分是非对错的,当语言描述上否定了一面就等同于肯定了另一面。

圣智仁义是好的,那么绝圣弃智、绝仁弃义就是抛弃好的,鼓励坏的吗?非也。需要跳出来。

绝圣弃智、绝仁弃义、绝巧弃利并非描述圣智仁义巧利的反面,而是否定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些概念本身,这些名本身。《老子》通篇很多的反论都是类似的思路,否定好的并非等于肯定坏的,而是否定所谓好坏的概念本身。

智慧当然比愚昧要好,仁义当然比不仁不义要好,这是名相制造的差别。然而更好的是所有个人与集体都不是因为认同「智慧与仁义」是好的,所以要做,所以才去做,而仅仅是出自本心本性自然的做「智慧与仁义」之事——这里又遭遇了用有名去解释无名所带来的困难。